闲话春秋之十二:齐桓公不搞外调
13 04 2009年今天讲个齐桓公的小故事。这故事也和管仲的爱妾婧有关。
齐桓公好色,出征时总带嫔姬随行。管仲也也用爱妾婧从行,也是分谤之意。有一次出征,管仲先行。经过卫国的时候,看到一个放牛的野夫举止不凡,就让人送酒食慰劳。这人吃过以后,说要见仲父。使者说,相君已经走远了。野夫说,那请你给带句话吧:“浩浩乎白水。”
管仲得了这句话以后,不解其意,就请教于婧。婧说,有首诗歌这么说:“浩浩白水,儵儵之鱼。君来召我,我将安居。这个人想做官。”管仲慌忙叫停车,让人把这野夫请来,和他细谈之下,发现此人果然有大才。这个野夫就是寗戚。管仲于是写了封介绍信,要寗戚去见后面到来的齐桓公。
寗戚为了测试桓公的度量,故意不出示管仲的信,而且尽挑齐桓公的痛处说,弄得齐桓公差点杀了他。但是齐桓公很快意识到寗戚是个有大才的人,兼之看到管仲的推荐信,当天夜里就点起火把,拜寗戚为大夫。旁边有人说,这里离寗戚住的地方很近,为什么不派人去外调一下?如果发现寗戚果然是个贤人,再用不迟。桓公说:“我看寗戚这个人很有性格,不拘小节,肯定会得罪不少人。我们外调如果发现他的过失,用了他则不光彩,不用他又可惜。不如不搞外调。”
齐桓公也感染了管仲的优点。
查了一下才知道,外调原来是个很有历史底色的词,呵呵。
请教外调的典故
这些历史看起来都太假了,恐怕杜撰的成份不少。
我认为可信。
博主大概在细细赏读冯梦龙的《东周列国》。
但宁戚的事迹散见于《管子》等秦汉文籍。婢女解词一说,就出自《管子》。
说冯老杜撰,还需提出新的证据,不要顺口开河。
这个情节基本成形的是刘向组织编的《列女传》。
我倒不是指这个故事,而是看了这个里面有关春秋的各个故事之后的感觉。比如,关于巫臣的那个故事,关于性的一些描写明显与生理常识相悖。还有就是各段历史故事性太强了,太像小说了,难免使人生疑。
刚刚上网搜了一下,《东周列国志》本来说是平话,不是历史。冯梦龙将其改编,杜撰无疑。如果博主真的根据《东周列国志》来写关于春秋这段历史的评论,那就太不妥当了。
ls莫非公孙龙弟子?:)
阁下历史考证还不及古人冯梦龙。
今天教历史的哪个不用白话文?非得用文言文才叫历史?哪门子逻辑。
我所说的平话指的是评书,相当于《三国演义》一类的。
相传左公明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、襄公二十六年》《国语•楚语上》
太史公《史记•晋世家》
刘向《新序•杂事》
都记有巫臣事迹,你硬要说是冯梦龙杜撰的,得给点证据。
“杜撰无疑?”
算了,反正博主开篇就说闲话。
哈哈。
好像类似于诸葛亮推荐庞统给刘备的故事,但刘备似乎不如齐桓公了。
@尤里卡: 2007年写的闲话春秋,不太严肃,那些帖子是贴在一个以YT为主调的封闭论坛里。所以你看到巫臣那段,不要奇怪。今年写的,还是不严肃,闲话嘛,不过没有佐证的事情就不会写进来。我的材料来源主要有:新列国志,史记,战国策,管子,等。故事情节强,那是本人之功。冯教授的故事经常年代不清,而且故事性没有我写的强,这是青出于蓝的意思。:-)。
@Stephen.Li 是方家。:-)
to Stephen.Li:
《东周列国志》是小说,我说其杜撰并不过份,哪怕其故事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。至于巫臣那一段,其中的内容有悖常识的地方是很明显的。我想这点你应该不否认。但是你列举许多文献,这点我就有点奇怪了,因为这些文献的内容无非是两种情况:1、与博主所写完全相符;2、不完全相符。第二种情况我就不说了,即便是第一种情况,那么这些史书所记载内容也是一样的荒诞不经,那么我照样要怀疑。《史记》里还有踩上巨人的足迹而受孕的故事,这也不奇怪了。
另外,我说的“杜撰”可能与你认为的不一样,我说“杜撰”指的是故事并非史实,而是添加了很多不真实的成份,而不管这些不真实成份是谁添加的。所以你列举文献对我所提出的怀疑是没有说服力的。
to jxh:
个人认为你这样子做有很大的误导性。
@尤里卡, 你把志书和演义混为一谈了。
to jxh:
我只认一点:没有发生的事不能当作历史来写,否则就是误导。另外,《东周列国志》是小说不是志书。
@尤里卡:《新列国志》以《左传》,《国语》,《史记》等作为依据,删去了旧志的许多虚构部分,已经是比较合附历史了。将相和又将《新列国志》和诸史对照,去伪存真,你在这里所读到的,应该和主流历史差不多。不同之处,就以我为准吧。嘿嘿。
巫臣和夏姬的本事,也未必就不真。这个么,需要某些人出来现身说法。
to jxh:
你的评论让我很失望,我以为在新语丝写博的水平都比较高,原来也有比较次的。不与你争论了,但是希望你“打扮历史”的时候注意一下不良影响。
[jxh]就事论事吧。哪些部分不妥,具体指出,然后在相关文章后面讨论。如果认为闲话春秋系列不适阁下的口味,当然阁下不必浪费时间在此。至于让你失望,我就不道歉了。